• 3、对于同一种运输方式的不同承运人来说, 运输需求也是富有价格弹性的 • 在能提供同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承运人 的运输价格下降,会增加运输需求。
• 4、对于相同运输方式的不同承运人来说, 运输需求还富有服务弹性。 • 在运输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客户对运输承 担人所提供的服务水平的变化是非常敏感 的。
• 其中:Q——运输需求量 • P——运输服务价格 • a——除运价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 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 • (一)、需求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 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 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 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
• (七)、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因素 • 替代性事运输需求的特点之一。 • 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不意味着某一运输方式 的需求也增加,相反,社会总需求的减少 也不意味着某一运输方式的需求也减少。 • 思考:某一种运输方式的需求与其他运输 方式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Ed——运输需求弹性系数 Q——货物需求量 Z——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某种因素 △Q——货物运输需求量的变动量 △Z——因素Z的变动量
• (三)、物流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 如果运输需求对运输价格的变动很敏感, 即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这时称运 输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这就意味着运价以 一定的幅度上升或下降,会引起运输需求 量更大幅度的下降或上升;相反,如果运 输需求量的变化小于运价的变化,即运输 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运输需求是缺乏价格 弹性的。
第三节、货流分布分析及货运调查 (一)、货流及货流图 1、货流 货流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一定种 类和一定数量的货物沿一定方向进行有目 的的位移。
• 路段货流量(单位时间内的货流量)的计 算公式: • I=Q/T • I——路段货流量,单位为吨/小时 • Q——统计期内沿路单方向通过的货物数量, 单位为吨 • T——统计时间,单位为小时
• 对于一个具体的货物运输需求而言,一般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 1、流量 运输需求量(数量) • 2、流向 货物位移需求的地理走向(方向) • 3、流程 运输需求的距离(距离) • 4、运价 运输单位重量或体积的货物所需的 运输费用(价格) • 5、流时与流速 反应运输需求的时间特征 (耗时)
三、物流运输需求的种类 (一)、根据物流对象分类 普通货物、特殊货物 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思考图形)
(二)、根据流程不同分类 长途、短途 (三)、根据物流流量分类 零担、整车 (四)、根据货物的时效性分类 快件、普通
• (五)、运价水平的变动 • 货运需求对运价水平的变动是有弹性的, 即运价水平的变动对货运需求的变动有着 直接的影响。
• (六)、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 • 1、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运输需求产生重大影 响 • 计划经济——经济活动自由度低、封闭性 强,商品流通内容及范围有限——运输需 求相对较少 • 市场经济——产品自由流动,交易范围广、 交换频率高——运输需求增加
• 对运输需求的讨论研究: • 集中在于价格约束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即在一定情况下,价格对运输需求是无效 的。
• 2、物流运输需求 • 物流运输需求只关注货物运输。 • 物流运输需求是建立在某地对产品的需求 之上的,主要是由于产品供给在地里位置 上的失衡才产生了货物运输需求。 • 也就是说运输需要产生的原因是大致一致 的。
• 2、宏观经济政策对短期内货运需求有明显影响 • 扩张性政策——投资加大——能源、原材料需求 加大;商品流通活跃——货运需求加大 • 紧缩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货运需求减 少 • 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热点的转移——货 运需求的改变 • 家电下乡
• 潜在运输需求:有运输需要,也有支付能 力,但市场上没有提供服务。 • 讨论:只有这一种潜在运输需求吗?
• 潜在需求的类型: • 第一、购买力不足型的潜在需求。这是指市场上某种商品 已现实存在,消费者有购买欲望但因购买一时受到限制而 不能实现,使得购买行为处于潜在状态。这种类型的商品 多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如住宅、汽车等。 • 第二、适销商品短缺型的潜在需求。这是指由于市场上现 有商品并不符合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处于待购状态,一旦 有了适销商品,购买行为随之发生。 • 第三、对商品不熟悉型的潜在需求。这是指由于消费者对 某一商品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而使消费需求处于潜 伏状态。 • 第四、市场竞争倾向型的潜在需求。这是指由于生产厂家 很多,同类商品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性强,在未选 定之前,对某一个企业的产品而言,这种需求处于潜伏状 态。
• 基础产业的产品——原材料、能源——突 出特点长、大、重——运输量大 • 加工业——具有短、小、薄、附加值高的 特点——运输量小
• 产品的不同,所引起的厂外运量差别也很 大。 • 1吨面纱需要2.5-3吨的厂外运输 • 1吨水泥需要4-5吨的厂外运输 • 1吨钢需要7-8吨的厂外运输 • 1吨铜需要50-100吨的厂外运输
(四)、部分可替代性 运输方式可替代 运输供应商可替代 不是所有的物流运输需求都可以替代的
• 需求函数: • 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 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也就是说,影响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是自 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 需求函数是单调减少函数。
• 一、货物的分类及特点 • 货物是物流运输的直接对象,是物流的流 体要素。
物流三(七)要素: 1、流体: 指物流的对象,即物流中的“物”。 2、载体 :指流体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 3、流向 :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物流是矢量 (既有数值大小,又有方向),物流的流向有两类,即正向 和反向。 4、流量: 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 5、流程: 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 表现。 6、流速: 单位时间流体转移的空间距离的大小。 7、流效: 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 一、影响货运需求的因素 • (一)、经济规模及发展水平 • 首先,派生性决定了货运需求取决于整个 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水平。 •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运需求也 不同。
• 工业化初期——重工业发展——原料和能源的需 求加大——大宗、散装货物的运输需求加大 • 加工制作业发展——专业化程度加高——大批量、 小品种生产——大宗、散装货物的需求仍加大, 但是增幅变小;产成品的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专 业化——运输需求增加 • 精加工时期——小批量、多品种——经济增长对 对原材料的依赖明显减少——运输需求多样化— —服务要求更高
(一)、按货物装卸方法分类 1、计件货物 计件货物是可以用件计数的货物。 2、散装货物 散装货物又分为堆积货物(不能计件的固 体货物)和灌装货物(一般指液体货物)。
• (二)、按货物运输和保管条件分类 • 1、普通货物 • 2、特种货物
• (三)、按货物托运批量分类 • 1、整车运输 • 公路指3吨以上或虽不足3吨,但其性质、 体积、形状需要一辆汽车运输的货物。 • 铁路指一批货物的质量、体积或形状需要 一辆30吨或30吨以上货车运输的货物。 • 整车货物的特点是货流比较稳定,装卸地 点变动较少。
1流量运输需求量数量2流向货物位移需求的地理走向方向3流程运输需求的距离距离4运价运输单位重量或体积的货物所需的运输费用价格5流时与流速反应运输需求的时间特征耗时运输需求200城市a小电器生产地城市c小电器需求0城市b小电器需求200特定的运输路线运输费率服务水平成本产品需求量运输需求量货物的多样性运输工具的多样性运输需求的多样性不是所有的物流运输需求都可以替代的第二节物流运输需求函数及需求弹性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产业构成的不同: 运输数量: 重工业〉轻工业〉新兴产业 运输质量: 重工业〈轻工业〈新兴产业
• 不同产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依赖程度是不 同的 • 原材料对铁路与水路运输的依赖性比较大 • 高附加值产品对航空运输的依赖性比较大
• (三)、资源状况及生产力布局状况 • 不同的资源状况便产生了不同的货物运输 需求。 • 资源的不均衡——需要运输来平衡——货 物运输需求的产生
• 生产力布局: • 生产力布局即生产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 生产配置,指一国(或地区)的生产力因 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 • 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原则:因地制宜。 • 生产力布局是会改变的,例如经济特区的 开发,经济新区的开发等等
• (四)、运输网的布局及其质量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运输 线路对货物的吸引范围、线路的通过能力 及对需求的适应程度。 • 运输网的布局与国民经济的正反关系导致 运输需求的变化。
• 2、零担货物 • 公路指3吨或3吨以下或不满一整车的小批 量货物。 • 铁路指不够整车运输条件的货物,且一件 最小体积不得小于0.02立方米(一件重量在 10KG以上的除外),每批货物不得超过 300件。 • 零担货物的主要特点是货物种类繁多、批 量小、货流不稳定、装卸地点经常变动。
• (四)、按货物的物理属性分类(我国主 要的是块状与粉末状固体货物) • (五)、按运输对象的重要程度分类 • 重点物资指在运输时间上对国民经济、人 民生活、宏观效益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物 资,如抢险救灾、战备急需的物资。
• 运输提供商的行为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 特定的运输路线、运输费率、服务水平— —成本——产品需求量——运输需求量
• (二)、多样性 • 货物的多样性、运输工具的多样性——运输需求 的多样性 • (三)、波动的规律性 • 需求随时间作规律性的波动。 • 城市公交——早晚的需求最大。 • 农作物——消费均衡,生产不均衡 • 农作物生产资料——消费不均衡,生产均衡
• 二、物流运输需求的概念 • (一)需求的定义 •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一 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该商 品的数量。 • 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 • 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价格约束
• (二)、物流运输需求的含义 • 1、运输需求 • 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 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 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 运输需要价格约束支付能力=运输需求 • 潜在运输需求:有运输需要,也有支付能 力,但市场上没有提供服务。
• (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农业) •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 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工业) •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 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 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 j9.com官网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 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 对货运需求而言,其运价弹性的大小主要 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 1、运输需求的可替代性。 • 2、运输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的比重。
• 具体分析: • 1、从社会总货物运输需求来说,货物运输 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 货物运输需求对于社会总货物需求不是决 定性因素。
• 2、从不同运输方式来看,运输需求是富有 价格弹性的 • 在总的运输需求中,各种运输方式所在的 比例是由其运费率决定的。 • 运费率即运输每单位货物的价格。 • 在集中相互竞争的货物运输方式中,一种 运输方式的运费率下降,就会引起该方式 的货物运输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