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2日电 (吴勇 杨洁)针对近日民众反映的某物流园存在危险品运输安全隐患问题,肥西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迅速响应,组织专项工作组深入涉事物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约谈与普法服务,通过“执法+普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筑牢物流运输安全屏障。
快速响应民众关切。近日,肥西县接到民众举报,反映辖区某物流园区存在企业使用普通货车违规运输锂电池等危险品的情况。此类行为严重违反《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存在重大安全风险。肥西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分管负责人牵头,连夜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调取物流港监控录像、核查货运单据等前期摸排,迅速锁定涉嫌违规操作的物流企业,为上门约谈奠定基础。
执法普法双管齐下。专项工作组驱车前往该物流园区约谈相关企业。约谈会上,执法人员在通报核查情况以及处理结果后,重点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强调必须严格执行“五必查”(查车辆资质、驾驶员资格、包装规范、装载流程、应急设备)等制度。
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快速识别危险品类别”“普通货车与专用车辆的区别”等疑问,执法人员现场展示了《危险货物品名表》,用案例讲解不同危险品的运输要求。“以前总觉得偶尔帮客户运点锂电池问题不大,现在才知道这已经触犯了法律。”该物流企业负责人当场表态立即开展内部自查整改,组织全员参加危险品运输安全培训。
专项整治持续发力。据了解,自今年5月起,肥西县交通执法部门已在全县开展危险品运输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路面巡查+源头检查+智能监控”的立体监管模式,加大查处违法行为力度,并与企业负责人谈话沟通,提高相关法律意识。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部分物流企业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甚至通过伪造货运单据规避监管。”该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分管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通过比对货运平台数据与车辆GPS轨迹,成功识破多起“伪装运输”行为。目前,该物流园区已被列为重点监管区域,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突击检查。
为长效治理隐患,肥西县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将实施三项强化措施:推动技防升级,在物流园区出入口安装监控系统,通过线上筛查可疑货运车辆;强化信用监管,建立“企业安全信用档案”,将违规行为与招投标资格、信用评级挂钩;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每月组织法律专家和执法人员上门提供合规指导。
下一步,肥西交通部门将联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对屡教不改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危险品运输安全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肥西交通部门将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筑牢安全底线,全力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j9.com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