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邗江区邗上街道商会与经济发展办公室联合邗江税务局、上海中因(扬州)律师事务所举办“筑牢防线·智享合规”企业税务风险防控与法律实务赋能培训,为大润发、丙辰医疗科技等15家辖区企业定制“风险诊疗课”。税务与法务专家同台“开方”,以真实案例为镜鉴,帮助企业补齐合规短板。
“跨境业务中的报关单与完税凭证如何衔接?”“留抵退税审核的关键风险点有哪些?”面对企业抛出的高频问题,邗江税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结合某制造业出口退税争议案例,逐条拆解政策要点:“报关单的商品编码必须与发票完全一致,否则可能触发税务稽查。”现场发放的关于税务问题的合规指引和风险测评表被企业代表称为“避雷手册”,企业能对照自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跨境服务税务处理等高频业务风险点,也精准对应了辖区企业出海痛点。
解剖一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不同经营主体的问题情形虽不同,但许多税务事项的处理原理是一致的。邗上税务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针对“税收优惠申请误操作”现场开出“药方”。“某企业因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导致加计扣除被核减。”该负责人以近期核查案例提醒现场企业避免“政策红包”变“风险炸弹”。
上海中因(扬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小英的讲解同样“直击痛点”。她以某制造企业因合同未明确零件参数标准而损失巨大的案例为切口,带领企业逐句解剖合同陷阱:“‘验收不合格可退货’必须约定检测机构资质。”“‘知识产权瑕疵’条款不能照搬网络模板。”吴小英说,供应商以“符合行业惯例”搪塞质量问题,企业维权耗时两年仅获部分赔偿。“签订合同时多问一句‘标准是什么’,就能避免后续扯皮。”
“以前觉得签合同就是走个形式,现在才知道,少写一句话,后续可能赔进去两年利润。”一家物流企业负责人说,“我们过去习惯用‘老模板’签合同,运输责任写得模棱两可,现在才知道要明确‘装车即风险转移’。”
“案例对照+现场开方”。培训会现场,吴小英揭示了买卖合同中潜在法律风险的严重性,并分享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建议企业都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对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合同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
邗上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透露,此次培训是“护企优商”系列行动的首场活动。未来将按月收集企业需求,联合税务、法律、海关等部门开展定制化辅导。目前,邗上街道经济网格员已逐一对接辖区企业,确保企业咨询“不过夜”。
“以前觉得税务和法务是两本难念的经,今天才发现它们根本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参训企业代表的感慨,道出了辖区企业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准备”的转变。“政府帮我们织密风险防控网,就是最实在的营商环境。”
在这场没有空谈的培训中,税务局的“政策算盘”与律师的“合同放大镜”形成了同频共振。把企业摔过的跟头变成后来者的路标,将法律严肃的条款转化为经营的生存法则。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在合同里“斤斤计较”,当“按惯例办”逐渐被“按规则来”取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风险意识的觉醒,更是一个区域经济肌体增强免疫力的生动过程。当下市场竞争愈发考验企业的风险“免疫力”。如何帮助企业早发现、早预防,这场培训给出了可供借鉴的答案——唯有贴着企业的痛点走,把服务做到专业处、急需时,方能真正解企业之“渴”。